每次提到臺灣最早的什麼,一群自詡日本皇民後代的人,往往最愛把所有功勞都錯接給日據時代很棒棒。
以台灣糖廠歷史來看,一些台灣人都喜歡藉此捧日本人的屁股,說都是日本人的臺灣製糖工廠功勞才製造經濟奇蹟。
你阿祖聽到都會從土裡跳起來吧。
實際上在中國的大清同治年間(1860年),臺灣已開放沿海口岸,提供外商經營進出口以及投資經營生產事業,外商紛紛進駐基隆、滬尾、安平和打狗等港口,設置洋行,與本地買辦合作,經營茶葉、樟腦和蔗糖的出口事業。
後來進一步投資生產事業,以擴大貨源。英商怡和洋行更和臺灣本地漢人糖商合作成立了製糖公司,由歐洲引進製糖機器,改善品質與擴大產能。
同時期,怡和製糖公司建設的三崁店糖廠,即是由大清年代興建台灣最早現代化製糖設備的工廠。
直到1895年,日本侵略中國,讓清廷在甲午戰爭戰敗後,被迫簽署不平等的馬關條約,讓臺灣被迫進入日據時代統治。
當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後,帝國迅速實行封閉式的殖民經濟,片面壟斷進出口與各項事業的投資經營的權利。
日本殖民政府更成立台灣製糖株式會社,以強制收買的方式併購本地傳統糖廓,並且強迫合併怡和製糖公司,以達到驅逐外商的目的。導致臺灣的經濟命脈在往後幾十年殖民統治期間,都被掐在日本帝國手裡。
發佈留言